时间:2022-09-08 16:23:31 | 浏览:1801
今年以来,港北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贵港市决策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围绕市委“13446”工作思路,积极践行“四为”理念,大力弘扬新时代“四干”新作风,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十大行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港北区连续9年获评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荣获“2019年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城区”;荣获第四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港北区移民安置小区被国家发改委评选为全国“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港城街道龙井村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樟村获第十七批自治区文明村镇称号;港北区财政局获评第十七批“自治区文明单位”; 港宁社区获评“2019年度广西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中里乡六台村、坦阳村等5个村获评“广西森林村庄”;6个村(社区)被评为贵港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屯(社区)。
聚焦“双线战役”,提振高质量发展信心
疫情防控精准有力。出台“两包一联系”责任制、构建“四个一”工作机制、开展“三亮五员”行动、推进“五户四联”工作,织牢织密“五张网”。科学处置大圩镇上莲村莲南屯疫情,改造建设医疗机构发热门诊7家,建成2个核酸检测实验室,牢牢守住“三条底线”。落实疫情防控经费1.1亿元,千方百计抓货源、强储备、扩生产,全力保供应。
复工复产有序推进。落实“一企一策”,安排32名处级领导挂点指导服务114家重点企业(项目),协调解决企业反馈问题。开展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帮助企业发布融资需求信息191条,累计放款6.13亿元,申请各级奖补资金3300万元。出台系列奖励办法,支持和鼓励各类生产企业满产高产。开通就业“直通车”,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全区683家重点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推动经济稳增长。
经济运行企稳向好。按照自治区“稳字当头、守住底线、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工作思路,抓好经济运行。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2%,总量和增速排名全市第一;财政收入增长13.3%,总量排名全市第一,增速排名全市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12.7%、13.5%,增速均排名全市第二,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整体向好。
聚焦产业发展,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家。新宇电气、和乐门业等5个“双百双新”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实施19个自治区级“千企技改”项目,完成投资6.71亿元,贵钢集团、芭田复合肥入选2020年广西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粤桂股份实施智能化改造获评广西智能工厂示范企业。三大新兴产业拉动力不断增强,1-10月产值同比增长20.9%,其中,新能源电动车行业产值同比增长100.7%。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4%,粮食种植面积同比增长5.36%,实现“保粮”“抗疫”两不误。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91.13%。申报创建各级示范园区47个,其中自治区级示范区2个。稻渔综合种养基地获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家企业获评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5家企业获评广西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庆丰新塘村作为自治区农用地安全利用工作现场会参观点。
商贸文旅开放活跃。新增限上批零住餐行业企业5家。成功承办和举办贵港文旅复苏自驾游、荔枝节、平天山登山节等活动。荷润物流、(西江)电商物流配送中心等9个物流项目加快推进。新增8家企业进驻广西游直通车平台,全力推动汉古伞庄、龙涡瀑布旅游度假区、非遗小镇等项目建设。
聚焦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改革工作全面深化。统筹推进45项改革任务,2项改革事项列入市委改革委统筹推进。自治区第二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管理人员现场培训班在港北举办,港北代表贵港市作经验交流发言。推进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安全事故总数同期下降48.4%。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行政审批效率提升75%以上,实现965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推出工作日延时服务和双休日节假日预约服务,率先实现依托“智慧荷城”APP和微信号掌上预约。实施“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实现“排一次队、到一个窗口、一套申报材料即可办结”。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坚持招商“主官工程”,1-11月全区新增签约项目55个,合同投资额171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244%;亿元以上项目25个,完成年度任务的119%;累计开工13个,完成年度任务的162%;“三企入桂”项目39个,总投资122亿元;5G投资建设项目、创云集团电子信息园项目等17个新开工亿元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今年1-10月,列入自治区统筹推进的13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6.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53%;列入市层面统筹推进的58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1.97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40%。
聚焦城乡发展,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扎实推进创城工作,在城区全面实行“街长制”,持续开展13项重点领域专项卫生综合整治行动。智慧城市一期建设竣工验收,率先在全市把智慧政务服务延伸到村一级。统筹推进181个项目征拆,完成土地征收7400余亩、房屋征收29万多平方米,可净地交付项目65个。严厉打击“双违”,拆除“双违”面积63万多平方米。小街小巷改造工程第一阶段16条道路已竣工。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推进“三清三拆”,拆除乱搭乱盖和危旧房72.6万平方米。完成65个自然屯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和4个行政村规划编制工作。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基本覆盖。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截至11月30日,共监测335天,优良天数326天,优良率97.31%。PM2.5浓度、PM10浓度大幅下降。火电厂、达开水库水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泸湾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优于Ⅲ类水质标准。
聚焦民生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剩余的784名贫困人口已完成“双认定”工作,通过自治区核验后,将实现全部清零。在自治区2019年市县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获“好”等次,在自治区2019年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考评中获“A”等次,今年7-8月份代表广西接受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
科教文卫事业蓬勃发展。港北二中、港北六中、木兰河小学等5所中小学投入使用,全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以上,学前三年适龄幼儿毛入园率118.4%,普惠率84.8%,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0.3%。区妇幼保健院业务综合楼项目、庆丰镇卫生院新建业务用房投入使用,全区6家乡镇卫生院均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群众文体事业持续发展,在贵港市第二届运动会获奖牌总数排名全市第一。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六清”攻坚任务基本完成。中央、自治区和贵港市集中交办的33件信访积案已全部化解。港北区在全国2019年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创建中获得国家信访局通报表扬。根竹镇根竹村作为自治区反邪教工作现场会参观点。市公安局港北分局和城北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聚焦党的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方向
基层党建稳步提升。新建、改建53个村(社区)居民综合服务中心,建成133个小区“红色一家”。命名五星级党组织9个、四星级党组织17个、三星级党组织16个。贵城街道、荷城社区、凤凰社区、天悦尚城小区作为自治区城市社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参观点。持续深化“五个一线”干部选任工作机制,在“五个一线”提拔重用干部超过70%,5名干部选树为贵港市“四干”干部标兵,完成自治区村(社区)“一肩挑”试点工作。
意识形态更加牢固。开展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百项”活动,传递社会正能量,传播港北好声音。成功引导管控63起舆情信息,网络问政回复率达99%。
党风政风持续向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开展区委第八、九轮政治巡察,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见到实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港北区:建成“稻虾轮作”基地12个近日,在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石卓村的小龙虾集中分拣点,一大早就有好几名老板等着买虾,一过秤就开车赶往城区销售点。石卓村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负责人说:“反季节小龙虾行情不错,每天可捞500—1000公斤,虾苗每
12月9日,港北区人民医院(新院)举行门诊医技楼启用仪式,标志着该门诊医技楼正式投入使用。据了解,该门诊医技楼用地面积1537.3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711.22平方米,建筑层高为地上9层,地下一层,项目总投资5321万元。设置急诊科、
12月20日,市委书记林冠到钦北区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带头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心往一处想、劲
是新朋友吗?先点蓝字关注“活力柳北”哦~11月10日上午,柳北区召开2021年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柳北区人才工作。区委副书记梁敏娟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聂蓓主持会议,区委常委、组织部部
为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大力推进清廉社区建设工作会议有关要求,推动各责任单位凝聚共识、明确责任、汇聚力量,推动清廉社区建设取得扎实成效,4月14日上午,柳北区召开柳北区清廉社区建设工作小组会议暨工作推进会。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柳北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