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9 06:20:02 | 浏览:3843
《中国县域经济报》9月9日一版倒头条刊登新闻
今年以来,贵港市港南区坚持“工作在一线、服务到项目”,说干就干、干就干好。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增速排名全市第二;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21.9%、31.7%、23%、15.3%,增速排名均列全市第一,“双过半”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港南区委书记黄创优(左二),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殷崇勇(右二)在项目建设现场办公。甘益江摄
港南区委书记黄创优表示,港南区全体干部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落实“四大战略”、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推动“四大振兴”,解放思想、担当实干,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港南,提升70万港南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为奋力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核心港口城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城贡献港南力量。
突出“工业振兴”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切工作推行项目化,一切工作围绕项目转,一切工作为着项目干。”港南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殷崇勇指出,港南区领导干部树立一盘棋思想,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深入开展“工作在一线、服务到项目”行动,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攻坚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港南区经济发展潜力。
8月26日,港南区举行项目集中开竣工暨2021年第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据悉,此次仪式开工项目有年产20万套板式家具建设等30个项目;竣工项目有年产12.5万套智能板式家具建设等11个项目;新签约项目有港南区茂盛高端智能家具产业园等7个项目,总投资92.1亿元。项目涵盖高端绿色家居、稻虾种养以及风能发电等领域,这是港南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
贵港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项目航拍。谭天力摄
该区领导一线指挥,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科学定位、高起点规划建设港南工业园区。集中精力、人力、物力、财力加快推进滨江产业园、新塘产业园、桥圩工贸科技产业园、港南区玄武岩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园区发展日新月异。仅用一个月时间全面完成滨江产业园一期征拆任务和土地平整工作,“企业等土地”全面转变为“土地等项目”;用三个月时间推动新塘产业园23个项目破土而起,园区一天一变化;新塘产业园完成布局企业70余个,建成投产项目7个……
组建工作专班,为企业提供“妈妈式”服务。该区协调组织相关部门,一站式解决企业落户、融资、用地和用工等难题。让企业在港南安心发展,不断做大做强。嘉龙海杰电子科技产业园累计投资6.4亿元,预计9月底全面投产,达产后年产值15亿元,年创税7000多万元。自治区“双百双新”项目汉邦木业累计投资3.6亿元,预计11月底实现投产,达产后年产值10亿元,年创税5000多万元。
突出“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塘草坪屯山水交相辉映、留住乡愁,东津冲口屯醒狮文化浓厚、水果飘香,八塘卢村屯民风团结朴实,共建家乡……今年以来,港南区坚持规划先行,坚持高位推进,坚持示范引领,凝聚专家智慧,一批先进典型相继涌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新塘镇山边村草坪屯乡村新貌。曾钎祥摄
干群企同参与,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热潮。该区合力打造两条乡村风貌示范带,全面完成自治区第一批“两高两道”乡村风貌提升任务。整合资金2.5亿元,以环境整治和风貌提升为载体,全面构建了3564栋特色农房寄托乡愁,23个村屯承载乡思的港南乡村“第一道风景线”。该区将“万名干部回故乡 带领群众建家乡”活动作为密切干群关系,形成乡村建设合力的有效抓手,选派700余名区直返乡干部,带动群众参与家乡建设活动22.3万人次,推动群众积极捐款2500多万元。将“千企联千村 共建新农村”活动作为企业投身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发动269家企业与村屯结对帮扶,捐资捐物2553万元,全面完成港南乡村建设强大合力。
港南区流转土地超2万亩开展稻虾综合种养项目。刘志宁摄
壮大产业规模,坚持多元化融合发展。8月30日晚上10点多,港南区新塘镇湖龙村的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仍旧一番热闹的景象,一车装有约4000斤的种虾苗在工人的搬运下,有条不紊的投放到十几个虾田。而8月31日东津镇雷村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也在紧锣密鼓地投放第一批澳洲小龙虾虾苗。今年以来,港南区全力打造“中国南方富硒小龙虾之乡”,已经完成土地流转协议签订1.5万多亩,其中两个项目从签约到投放虾苗仅仅用了2个月时间。目前,该区首批投放种虾苗20000多斤,可满足1000亩虾田的养殖需求。龙虾有望今年12月初上市销售,预计小龙虾亩产可达300公斤,每亩产值可达3万多元。该区将依托万亩稻虾综合种养核心示范区,加快建设集综合种养、精深加工、旅游文创一体的“龙虾小镇”,成为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新“引擎”。
突出“交通振兴” 畅通发展“大动脉”
省道S511桥圩绕城公路项目,是贵港市九路两桥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中推进最快的项目,已交付施工场面7公里,验收公路路床顶面,整体进度达70%;江南大道东段改造、同济大道预计国庆节前通车;苏湾作业区至东津作业区疏港公路、南环路至瓦塘二级路预计年底通车……
今年以来,港南区紧紧围绕贵港市“九路两桥”港南辖区范围内六路两桥、南玉铁路、同济大道、江南大道东段改造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构建有效对接贵港中心城区“三横五纵”路网骨架,形成“外环快速交通圈”,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交通。
靠前主动服务,全力做好“九路两桥”征拆工作。其中,江南大道东段改造项目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征地290多亩、房屋拆迁273户6.6万平方米,打通了征拆“最后一公里”,有效解决了项目自2013年开工以来征拆第一难问题。截至目前,“九路两桥”中涉及港南的六路两桥项目完成征地70%。全面完成江南大道东段改造和同济大道项目征拆任务,南玉铁路征地拆迁工作获市政府书面通报表扬。
突出“文旅振兴” 激活发展新动能
到铜鼓湾泡温泉,到四季花田赏荷花,到谭寿林故居感受红色文化,到滨江公园饭后闲游……如今的港南区,旅游资源日趋丰富,居民生活环境越来越美,也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旅游。
立足红色经典,提升文化品位。今年,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港南区委宣传部主导创作大型话剧《谭寿林》,演绎港南籍革命先烈谭寿林的感人故事,邀请多位国家一级演员、广西优秀青年演员参演。该剧于6月1日首演,首演当晚网络直播观众达33.1万人次。7月15日晚作为广西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暨第十一届广西剧展(大型剧目)话剧,在南宁剧场精彩上演,反响热烈,成为该区文化艺术领域的代表作品。
冲口三月三水上醒狮表演吸引各地观众前来欣赏。刘志宁摄
深挖文旅资源,扩大“长寿之乡”影响。今年6月29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正式授予港南区“长寿之乡”称号。以“长寿之乡”品牌为依托,该区将以生态养生为核心,以地方文化为灵魂,带动文旅产业进一步发展。目前,正全力打造以南山寺、南江古码头、橘井名区、亚魁牌坊、漪澜塔、木格客家围屋群为一线的历史文化经典旅游线路;以南山革命烈士陵园、谭寿林故居、陈岸故居、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纪念基地为一线的红色教育经典旅游线路;以滨江公园、贵港义乌小商品城、铜鼓湾温泉、津口水果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四季花田生态观光园为一线的乡村休闲经典旅游线路,三线合一,全面构建港南全域旅游格局。
港南城区新貌。卢建军摄
推动商旅融合,激发消费活力。依托南山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贵港义乌小商品城等项目建设,打造山水相依、城景相融的“文旅+商贸”发展新业态。南山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7160万元,预计元旦实现开放。铜鼓湾温泉休闲旅游度假区完成投资11.4亿元并于今年5月1日正式营业,累计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目前正在完善酒店相关配套,预计国庆节将全面营业。上半年,港南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4亿元,同比增长17%。
▍内容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记者陈自林 通讯员 樊盼盼 刘志宁
▍编 辑:刘宇
▍审 核:甘益江
▍指 导:广西日报驻贵港记者站
▍编辑出品:港南区委宣传部 港南区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775-4353205
▍投稿邮箱:2756460812@qq.com
受访者供图中新网长沙12月11日电 (记者 唐小晴)廖文韬把一只两岁加菲猫--“火锅”的遗体放在鲜花环抱的小床上,细心为它清理身上污渍、梳理毛发。受访者供图宠物殡葬师是一个有温度的职业。哀乐响起,和主人告别。
南昌VR产业基地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 5月27日,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大会召开。大会提出,全市各县区充分发挥区域内产业基础优势,突出产业特色,选择主攻赛道,构建“一核三基地多点支撑”的空间格局。其中,“一核”是指在红谷滩区建设全省
#了不起的上饶##上饶发展还是蛮快的#核心提示用文化的理念支撑旅游,用旅游的方式发展文化。近年来,上饶市广信区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把握优势、突出特色,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灵山工匠小镇、上饶吾悦广场等一批大项目推动文旅产业快速
封面新闻记者 周翼7月23日召开的中共四川省委工作会议提出: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促进全省经济企稳回升,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攀枝花如何拼经济搞建设?7月26日,攀枝花市举行2022年二季度“项目攻坚突破年”竞进拉练
乐至县蟠龙湖水域面积3000余亩。近年来,周边村镇围绕蟠龙湖发展乡村旅游,有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阳化河流域现代观光农业产业园,位于乐至县高寺镇,近年来不断发展葡萄等水果种植,形成产村相融、农旅结合的田园风光。乐至韩国相信制动生产车间。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