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9 01:04:14 | 浏览:3335
春和景明,万物争荣。一块块大田相连,波光粼粼。田水中,一个由塑料板做成的小舢板载着十多箱虾苗,两名身着防水服的民工边推着小船穿行,边投放虾苗。这是记者近日在覃塘区覃塘街道姚山村林村屯600亩稻虾生产基地看到的情景。
该街道党工委书记甘国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实施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覃塘街道发挥地缘和资源优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打出一组产业发展组合拳。
▲覃塘区万亩茶园
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和做强做大。糖蔗、茶叶、莲藕是覃塘街道的传统优势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用新品种、新技术嫁接,使之实现“三品三化”,即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在糖料蔗方面,建设高产高糖基地,糖料蔗种植超1.5万亩,平均亩产比传统种植高1吨多,今年,该街道将依托甘化公司,创建自治区级产业示范区。莲藕方面,引进“鄂莲”系列品种,淘汰传统的低产品种,种植莲藕面积达5000多亩,再次擦亮“覃塘莲藕”招牌。茶叶引进“福鼎”等优良品种,淘汰了传统的品种,既提升了茶的品质,又增加了产量。据了解,该街道今年计划在龙岭村新种植连片茶园1500亩,项目已进入规划阶段。
稻虾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去年下半年开始,该街道把发展稻虾产业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项目来抓。至去年底,在龙凤村红坭屯、姚山村林村屯、周村等地建立了1300多亩的稻虾生产基地,现在基地已陆续投放虾苗,今年6月即可上市。该街道今年加大建设力度,争取在黄鹤村潘塘屯、覃南村六万屯再建两个基地,目前土地预流转已完成,正在招商当中。
▲覃塘区万亩中草药
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该街道在覃塘区重点发展中药材种植的战略要求下,在拥兴村建立天冬、藿香、百部等中药材种植基地2000多亩,在姚山村建立魔芋基地580亩,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种植中药材2000多亩,进一步提升了中草药产业发展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和乡村振兴。
▲荷美覃塘 湖美四季
唱响文旅产业振兴重头戏。该街道以建设“荷美覃塘·湖美四季”田园综合体为重点,以生态旅游和大众休闲娱乐为核心功能,打造融参与性、观赏性、娱乐性、趣味性、主题性于一体的现代科技田园观光旅游度假综合体,打造“生态旅游的品牌标杆”,每年接待游客70多万人次。2018年,该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自治区“金绣球”农家乐示范区;2019年,该景区所在的龙凤村被评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首批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景区中的龙凤江获评为广西水利风景区。“花山茶海”是该街道打造的一个集生态康养、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茶文化寻根、茶叶一条龙生产体验于一体的旅游景区,2019年获国家3A级景区和自治区四星级农业示范区。覃塘区乡村振兴核心示范区建设的16公里全新的旅游绿道,在覃塘街道姚山村和龙凤村的田园中蜿蜒穿梭,美不胜收。今年,覃塘街道还与蒙公镇一道,实施水系联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总投资2.4亿元,对流经辖区的5条河流进行水域岸线并治,打造现代版的小桥流水人家,打造安全、生态、美丽、人文的农村水系,建设“农、文、旅”一体的水岸经济模式和唱响水网畅通、岸绿景美、河库融通、鱼肥米香的乡村流水欢歌。
▲覃塘区布山那乡乡村旅游核心示范区骑行绿道
▍内容来源:贵港日报 梁时来 潘军祥
▍图片来源:覃塘融媒 韦东保
▍值班编辑:何美凡
▍值班主任:樊超龙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23日讯(记者 冯牧原 通讯员 张雯深)二号路位于南山区南头街道中山园路西南方向,全长约235米。该道路为进入外贸兴业工业区的必经之路,全天交通繁忙,由于现状二号路为混凝土路面,年久失修,路表坑洼不平,标。
封面新闻记者 杨金祝 摄影 雷远东9月25日,2020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在乐山峨眉山市举行。作为大会的重头戏,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正式公布,雅安雨城区名列其中。“从候选县到命名县,雨城区文旅产业实现了质的飞跃。”当天下午,雅安市雨城区委